2012年11月,第197期《河北企业家》杂志刊登了报道集团经营发展经验的文章,标题为《前进中的天俱时》,全面介绍了集团的基本情况、内部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报道全文如下:
前进中的天俱时
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具有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及电子、化工石油管道专业承包等施工一级资质,已全面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三位一体认证。施工范围主要涉及制药、化工、冶金、水处理四大板块,2011年完成产值数亿元,已竣工验收工程28项,质量合格率100%。有1项工程荣获中国安装优质工程、11项工程荣获河北省安济杯优质工程,9个QC小组获省级先进,5项工法审定为省级工程建设工法;企业获国家专利12项,获省级科学技术成果奖1项;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
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稳定高效运行,推动制度与措施全面落实。经过数年经营,集团公司已建立并完善了集团、公司、项目部三级管理架构和全体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责任保证体系;成立了以总经理为首的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企业文化宗旨、经营理念、质量方针、年度创优计划和每三年一次的企业发展规划;集团公司各管理部门责权划分明确,管理流程清晰,制度落实检查到位,较好发挥了部门协调服务监督检查的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证体系,企业贯标工作在施工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体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学习培训,在企业实行了无纸化的信息化办公平台。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管理班子,全面实施项目管理责任制,特别对质量、安全、成本三大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并以保证措施进行强有力的支撑。在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自上而下形成了管理责任网络,从部门到班组、从高管人员到技术工人,每层组织都设有质量、安全岗位,责任明确,责权利和考核奖罚到位,从而实现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在责任上的落实,真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项项有人落实。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科技进步推动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就施工企业而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我们受益颇丰。一是企业的施工专业、施工领域定位明确。作为安装施工总承包企业,我们不搞“全而不精”,紧紧抓住电气仪表专业,精心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队伍,在制药、化工、水处理和冶金四大领域谋求发展。二是选择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在做精电气仪表专业的基础上,积极研发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并取得了计算机系统集成、电子工程施工的资质,承揽了桥西污水厂电仪控技术改造工程和张家口卷烟厂4×35T锅炉电仪控工程等数十项自动化工程,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积极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集团组织研发的施工企业材料管家应用软件获国家专利并在数家施工企业推广,反映很好。四是用先进精湛的设备仪器武装企业。近三年投入1560万元资金添置大批施工机具,先后购置了轨道吊、汽车吊、电仪检测进口设备、全自动氢弧焊及埋弧焊机等,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消除了质量通病。五是以技术创新打造“天俱时科技”品牌,建树以EPC总承包为龙头的天俱时科技品牌,并在竖炉设计与施工、医药设计采购施工等项目进行了成功尝试。自2007年起连续五届的“天俱时科技论坛”将国内知名的技术专家请来,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用户演讲自动化新技术,受到非常热烈的好评与欢迎。在近三年的企业发展中,工程技术人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突破系统集成难关,通过综合运用电子测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算法技术、现场总线通信技术等多项先进科学技术,实现了对工业锅炉、高炉炼铁、转炉炼钢、污水处理以及医药发酵等多种工艺运行的计算机控制。六是开展全员参与的技改技革活动。集团在全体企业员工中开展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今年共收到合理化建议166条,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8项,员工发表专业技术论文38篇,使用专项创新奖励基金122万元。
以诚信为本铸造企业文化,以履行社会责任惠及人民群众。集团始终坚守“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企业价值观,以“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的企业文化培育员工、感染用户。在企业内部善待关爱员工,从不裁员。企业建立了优厚的员工培训、休假、奖励、慰问等福利制度,及时组织员工参加外部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已有27人在清华、北大参加过学习培训;同时企业成立了“天俱时管理学院”,每年管理人员都要轮训一次。我公司员工年均收入高于本行业水平,企业从不拖欠员工一分钱工资,员工收入每年以15%水平提高,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区市省级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党工团工作结合企业经营生产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集团党委领导下,企业网站、短信平台、企业内刊、宣传栏、阅览室等为活跃员工生活增色添彩。党员在生产经营中较好地发挥了作用,集团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企业工会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比赛,组织员工拓展训练和业余文体活动、员工家属慰问活动等,使员工真正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在企业外部遵纪守法,履行各项社会责任,捐助地震灾区、灾区贫困大学生等善款百余万元,常年坚持帮扶贫困母亲5人,2009年为大中专学生和青年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120个,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首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